1000+活动案例,值得信赖!承接:会议会务、晚会年会、活动策划执行、演出庆典策划、演出设备租赁、视频拍摄制作、开业周年庆典等活动

  1. 独到的创意、出色的策划、强大的执行
创新力的庆典公司logo


会议资讯

粤剧界八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今举行竣工庆典

作者:活动公司-庆典演出策划公司。来源:yanchuz.cn日期:03-24

历经八年努力,凝聚粤剧界全行业心血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于月圆满竣工。月日晚,《大全》竣工庆典晚会暨“剧目卷”首发式在广州红线女大剧院举行。

庆典晚会大咖云集,演出阵容之鼎盛堪称近十年难得一见。晚会汇聚了近位粤港澳地区及海外的粤剧艺术家,包括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和众多一级演员,联袂为观众呈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粤剧盛宴。

众星云集,对粤剧表演精华的集中展现

如果说《大全》是对粤剧表演艺术的一次完整总结,庆典晚会则是对当中精华的一次浓缩展现。

晚会以多种艺术手段呈现,通过短小精悍的粤剧传统例戏、粤剧古腔、经典唱腔、南派技艺、经典剧目等章节,彰显粤剧艺术的鲜明特色和文化价值,展示当代粤剧人的团结风气和艺术风采。

首先登场的“传统例戏篇”,就展现了堪称近十年难得一见的强大阵容。

喜庆祥和的粤剧传统例戏《六国大封相》率先登场。彭炽权、梁耀安、丁凡、龙贯天、曾慧、梁淑卿、陈韵红、崔玉梅、麦玉清、梁素梅、黄伟坤、彭庆华、孙业鸿、李秋元、黄伟香、黄春强、陈振江、毕海荣等一众粤剧名家,以及岁高龄的粤剧名家叶兆柏,一一亮相。

接着特色鲜明的“男跳加官”和“女跳加官”分别登场,呈现独特的表演特色和喜庆祥和的场面,这也是《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挖掘整理和活化传承的成果之一;由倪惠英和黎骏声联袂主演的《仙姬送子》,展示了粤剧舞台官话的古朴韵味和粤剧独有的“翻宫装”的表演特色。

“传统古腔与经典唱腔篇”,则让观众领略到不同时期粤剧经典唱段的韵味。文汝青、李伟骢、李秋元、李嘉宜、吴非凡、林颖施联合演唱粤剧古腔大调《秋江哭别》;梁耀安、郭建华、李江崊演唱“虾腔”经典唱段《再进沈园》;郭凤女、苏春梅、琼霞演唱“红腔”代表作之一《昭君塞上曲》。

在“传统南派技艺篇”,彭庆华表演的“韦陀架”,朱红星表演的“桃花女架”,陈志超、卫国等表演的“降龙伏虎架”,苏临轩、黄文意表演的“日月架”,展示了粤剧传统功架的别具一格和演员的扎实功底。

由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和佛山粤剧院一众青年演员表演的“高台特技”和“南派武技”,则展现了硬桥硬马、威猛刚劲的南派武打风格和当代粤剧人的武打技艺。

“优秀剧目篇”同样精彩非凡。罗家英、白雪红、欧凯明、倪惠英、黎骏声、蒋文端等分别演绎经典剧目《帝女花》《搜书院》《花月影》《山乡风云》的精彩片段,当中既有传统剧,也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彰显当代粤剧的剧目题材丰富,佳作纷呈,精品迭出。

“第一次见这么多大老倌同台,可以说是‘有生之年’系列了。”资深戏迷谢小姐感叹道,“今晚的演出就像一个万花筒,可以看到最具粤剧特色的例戏、声腔、武打等表演,太过瘾了!”

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文化抢救工程

《大全》的编撰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东粤剧促进会承办,于年6月正式启动,汇聚了粤港澳桂地区及海外的粤剧艺术家和相关机构,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追根溯源的挖掘和整理。

如何完整地记录一个地方剧种的表演艺术?《大全》的一大特色,便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翔实地反映粤剧表演艺术的整体面貌,将粤剧近百年来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记载下来,建构完整的粤剧表演体系,既为粤剧表演者、教学者、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准确的依据,又为粤剧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该书共分五卷,分别为《做打卷》《唱念卷》《音乐卷》《舞美卷》和《剧目卷》,包含多页、多万字、多帧图片、多分钟视频和多段音频。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多个奖项和业界的高度评价,被视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成就。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大全》主编倪惠英介绍,《大全》的成功编撰出版,标志着粤剧成为全国个剧种中,第一个系统地完整呈现本剧种表演艺术体系的地方剧种。“全套书籍具有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的特色,同时具有史料性、示范性的作用,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辞书、工具书、教科书。”倪惠英说。

“这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开拓,更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文化抢救工程。”谈及八年编撰过程,倪惠英不无感叹,“海内外全行业共有多人次参与了编撰和拍摄,做到各取所长、各尽所能。许多老一辈艺术家不顾年事已高倾情投入,用生命书写了对振兴粤剧事业的一片赤诚。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没有编撰团队刻不容缓的抢救性挖掘,《大全》恐难以成‘大全’。”

主编倪惠英在工作中。

五卷书各有特色,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全面整理

“每一卷都各有特色。”倪惠英介绍,例如在年出版的《做打卷》中,重现了如“高台照镜”“高台铲椅”“大翻过八人”等濒临失传的绝技和绝活,充分展示了粤剧南派武技的高超和精湛。

年出版的《唱念卷》则详细介绍了粤剧的唱腔、声韵和念白。编辑部挑选出多个舞台官话常用字,编出有史以来第一套粤剧舞台官话读音表。该卷还对薛、马、白、廖、桂、红等个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粤剧流派唱腔进行分析,并收录了一批珍贵的粤剧名伶的原唱音频。

年出版的《音乐卷》,亮点是在“曲牌篇”中收入了大量的传统牌子套曲、散曲、小曲并全部录制成音频。在对传统粤剧曲牌和小曲的整理中,编纂团队采取了简谱与工尺谱同时呈现的做法,保证了乐谱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年4月出版的《舞美卷》,是整套丛书中图片最丰富、色彩最鲜艳的一卷。书中颇具特色的粤剧脸谱、舞台布景作品,有不少为知名前辈艺术家所绘制。编撰人员还对濒临灭绝的粤剧戏棚搭建全过程,进行了抢救性的4K高清实时拍摄。此外,该卷还展示了中国古代各个不同时期的舞台服饰和鞋帽样式,兼具知识性与审美性。

最新出版的《剧目卷》,则是全套丛书容量最大的一卷。历史上粤剧共积累了多个剧目,编辑部选择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例戏、表演排场和精选剧目予以介绍。

该卷的一大亮点,是对被称为“活化石”的粤剧排场进行了挖掘和整理。粤剧排场的数量在全国各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是首屈一指的,特色也是最鲜明的。该卷收入的个排场都是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而在该卷刊载的精选剧目中,共收入个近百年来内地和香港不同时期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剧目演出视频(个别音频),并附有赏析文章,这些剧目在传承整体性的表演艺术上具有示范作用。

日晚的庆典晚会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主办单位及《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委会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广州图书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粤剧艺术博物馆、香港八和会馆、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等单位,以及中国京剧院、中国评剧院、上海昆剧院、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四川省川剧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佛山粤剧院等戏曲艺术院团赠送了《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剧目卷。

相关阅读:

一项与时间赛跑的文化抢救工程,《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圆满竣工

南方+记者 徐子茗

【作者】 徐子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 忻州 |太原 |桂林 |仙桃 |临沂 |孝感 |那曲 |辽宁 |安徽 |云浮 |济源 |万宁 |



点击联系我们 : 400-772-0059

北京深圳 广州 成都 重庆 武汉 苏州 天津南京 长沙 郑州东莞 济南青岛 沈阳 呼和浩特 合肥佛山 无锡宁波 昆明 大连福州 厦门 哈尔滨温州 南宁 长春泉州 石家庄 贵阳南昌 上海 常州南通 嘉兴 太原徐州 惠州 珠海中山 台州 烟台兰州 绍兴 海口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