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感官真实、剧情沉浸!《伟大转折》剧目今日正式演出
月日,《伟大转折》剧目正式演出暨“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大中小学生征文大赛颁奖活动在遵义市《伟大转折》剧场举行。
“我们的剧目进行多天的优化提升后,首次复演。现场来看,达到了预期效果。”贵州伟大转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龙通成说。
视频加载中...
《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建设保护规划》明确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伟大转折》剧目,是一台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是一部红色文艺精品“交响史诗”,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政课教学、研学实践教育意义。
年1月日,遵义会议召开周年之际,《伟大转折》剧目首次试演。近一年来,演出近场,观演万余人次,叫好又叫座,赢得了一致好评。
据悉,遵义市委教育工委、市教体局在全市大中小学组织开展“纪念遵义会议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全市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举办了“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大中小学生观演《伟大转折》剧目征文大赛活动。本次征文大赛有余篇投稿,获奖的有余篇。
活动现场宣读了《关于“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大中小学生观演〈伟大转折〉剧目征文大赛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为获奖老师和学生颁奖,也对优秀指导老师及组织单位进行表彰。
视频加载中...
观演现场,红花岗区文旅局原党委书记,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老红军孔宪权孙女孔霞说:“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剧目《伟大转折》的2.0版本以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作,以高度凝练的故事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壮阔的舞台布景,运用现代舞台与高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生动再现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转兵贵州胜利北上的‘伟大转折’红色史诗,让我们看到、感受到、触摸到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伟大转折》作为遵义红色文化的名片和新的IP,已经成为了我们遵义红色文旅的新亮点、让红色文化活力焕发。”
遵义市文化小学六(1)班学生王梓萌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华佗这个角色,他就像是一束和煦的阳光,将残酷战争笼罩下的人性光辉温情地照亮。他的无畏奉献使我动容,他的善良博爱令我感动,他的英勇牺牲让我心如刀绞。当看到小华佗在一次任务中,为了掩护小露接连中枪而壮烈牺牲时,我不禁潸然而下。”
作为一名红色志愿讲解员代表,遵义会议纪念馆的讲解员姚玲说:“整场演出不论是透过剧目与历史长河的对望,还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致敬,亦或是因为舞台场景特效而深感震撼,《伟大转折》剧目的一情一景,一声一语都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精神与情感的共鸣。”
视频加载中...
“现场感太强了了,攻占娄山关那一幕,我看到了战士们的枪打出子弹后的火光,闻到了火药味。”姚玲说,剧目在这些细节上的增加,真的把我们拉到那个战火的年代。
“《伟大转折》舞台剧升级改造,从1.0版升为2.0版,我们的台词,比过去有一点变化,舞台、灯光、音响等也进行了全方面的提升,剧目的末尾处,还加了一个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增加了这部剧的参与感、沉浸感,让观众在我们的剧场里,除了观看,还有一种走进历史的一种真实感。”《伟大转折》剧目特型演员,毛主席的饰演者王广胜说。
视频加载中...
谈到演出感受,王广胜介绍,首演以来,《伟大转折》剧目已经演了余场,对演员来说,每一场演出,是不一样的,包括状态、台词,都是有微小的改变。每场演出,都在找一种全新的感受。“我们不是在台上演,而是去还原人物的真实,要让自己走进那段历史,才能让观众有一种带入感。哪怕演到一千场、两千场,每一场对演员来说都是新鲜的。”王广胜说。
视频加载中...
遵义是长征时期红军活动时间最久的地方,长征也为遵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核心片区,遵义市始终牢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牢牢把握“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走好遵义新时代长征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锦群 何美
编辑 徐春燕
二审 潘树涛
三审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