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活动案例,值得信赖!承接:会议会务、晚会年会、活动策划执行、演出庆典策划、演出设备租赁、视频拍摄制作、开业周年庆典等活动

  1. 独到的创意、出色的策划、强大的执行
创新力的庆典公司logo


会议资讯

创新硅巷・集贤东城——北京东城区举办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金隅

作者:活动公司-庆典演出策划公司。来源:yanchuz.cn日期:03-09

月日,“创新硅巷・集贤东城”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金隅环贸创新中心开业仪式在金隅环贸中心隆重举行。百余家企业代表、项目代表、知名投资机构代表齐聚,共同见证了五大赛道百余个获奖优质项目,参与了东城区7位首批科技创新顾问聘任以及金隅环贸科技创新中心的落成仪式,感受了东城区抢抓新质生产力、视人才为珍宝、用市场育动能、向改革要活力的坚定决心和无限发展潜力。

金隅集团副总经理安志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范科峰、移动北分副总经理谭云峰、清华工研院副院长常晓磊、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黄丹、东城园管委会主任石崇远及各部门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颁奖典礼全景

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丹在致辞中表示,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地缘优势得天独厚,政务资源优势集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效能明显。她强调,“我们将强化政策叠加效应,大力挖潜区域内重点科技类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资源,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技回归都市’要求,加快‘硅巷’建设,着力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常晓磊对本次大赛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本次大赛充分发挥了人才聚合器和项目孵化器作用,东城区以赛为媒,吸引集聚优秀科创人才,推动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握指成拳、深度合作,下一步将深化与东城区合作,为建设“硅巷”贡献更多力量。

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丹致辞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常晓磊发言

今年5月,东城区以“办赛引才、竞争育才、落地用才”为宗旨,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发起“创新硅巷・集贤东城”科技创新大赛。经过近三个月2轮路演评审,从人工智能与新一代数字经济、文化科技融合与新消费、生物医药与数字医疗新业态、集成电路与物联网、碳中和与能源科技5个赛道评选出百余个高质量科技创新项目,这些项目既为东城区汇聚了人才,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更多活力。颁奖典礼现场,家企业代表登台领奖,其中家参赛项目现场签约落地,未来将在东城区实现成果转化,助力东城区硅巷建设。此外,东城区首次聘任7位科技创新顾问,为全区科创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指导支撑和服务。

签约受聘现场

东城区持续以“多元市场主体”联动“硅巷”建设,让真正具备发展优势、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技术和产品脱颖而出。颁奖典礼后,东城园管委会与金隅投资物业管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隆重举办了金隅环贸科技创新中心开业仪式,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未来将会为初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务。这既有利于东城区政府利用区内国企央企的优势资源,推动创新中心与各类创新主体的对接合作,也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此外,东城区注重校地、校企合作,引入清华大学等高校项目和资源,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为科创企业从创意“种子”到开花结果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

揭牌仪式合影

孵化空间是科创企业发展的摇篮,产业空间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今年9月,东城数字科技大厦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东城区地标性产业空间全面进入施工新阶段。该项目预计年年底交付使用。作为东城北二环内唯一新建的产业项目,东城数字科技大厦项目紧扣北京市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两区”建设发展规划,按照绿建三星、5A级写字楼标准交付,着力打造创新型总部和融合开放的产业空间,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入驻,充分发挥其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带动示范功能,引领东城区数字经济发展。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人才的汇聚,更是东城区硅巷建设的序章。随着科技创新中心启用、新的产业空间竣工,创业支持服务将持续加码。东城区将联合清华工研院进一步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赛后赋能活动,包括开展投融资沙龙、组织行业对话论坛、举办科技创新人才座谈会、召集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此外,还将不定期开展特定应用场景创新方案征集评比,对接科技与时尚·新趋势、科技与非遗·老字号等多元化需求,推动创新技术和方案应用落地。

据东城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创造性提出了在东城建设“硅巷”这一国际领先理念。“硅巷”是以城市空间更新、科技回归都市为主的科技创新产业集聚街区,是中心城区在科技竞争背景下融入新兴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城市中心的存量空间为主要载体,通过对存量空间加以改造,在中心城区实现以城市更新推动科创产业集聚发展。

“硅巷”初期聚焦于青龙硅巷展示区,在北起北二环、南抵北新桥三条、西至雍和宫大街、东至东直门内北小街,合计0.平方公里区域内,实现了高质量、加速度、跨越式发展,集中集聚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千寻位置、煜邦电力、出门问问等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后扎根东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以“天工”“中文逍遥”等大模型为代表,形成了以算力、数据、大模型、应用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未来,东城区将持续深化完善硅巷建设体系,按照“起步——拓展——辐射”三级空间创新布局,分阶段实现从“规模拓展”的“量变”阶段向“效能提升”的“质变”阶段跨越,围绕高效服务供给、优质空间供给、精准政策供给,不断强化城市更新和存量空间功能提升,促进创新格局持续优化,构建东城特有的创新开放、要素集聚的硅巷建设模式和提升体系。

相关推荐: 安徽 |锦州 |本溪 |黄冈 |青海 |淮南 |宜宾 |伊春 |黄石 |陇南 |张家口 |广元 |



点击联系我们 : 400-772-0059

北京深圳 广州 成都 重庆 武汉 苏州 天津南京 长沙 郑州东莞 济南青岛 沈阳 呼和浩特 合肥佛山 无锡宁波 昆明 大连福州 厦门 哈尔滨温州 南宁 长春泉州 石家庄 贵阳南昌 上海 常州南通 嘉兴 太原徐州 惠州 珠海中山 台州 烟台兰州 绍兴 海口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