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活动案例,值得信赖!承接:会议会务、晚会年会、活动策划执行、演出庆典策划、演出设备租赁、视频拍摄制作、开业周年庆典等活动

  1. 独到的创意、出色的策划、强大的执行
创新力的庆典公司logo


会议资讯

2024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开幕在即

作者:活动公司-庆典演出策划公司。来源:yanchuz.cn日期:11-22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董兆瑞)记者从昌平区了解到,9月7日,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将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开幕。本届大会以“转型发展 绿色未来”为主题,包括一场开幕式和全体大会、九场专题会议、一场大会总结暨未来城能源周开幕式、一场展览展示和多场“未来城能源周”活动。

打造“海陆空”新能源技术沉浸式体验

全球能源转型大会作为能源领域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层次活动,今年已是连续第六年在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举办。本届大会将进一步深化大会作为能源行业发展方向引领平台、政策机制探索平台、前沿技术发布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功能作用,让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能源谷聚集、让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在能源谷发声、让一批科技领域金融机构在能源谷投资,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

本届充分借鉴国际相关大会经验,首次策划举办“未来城能源周”系列活动,计划在大会闭幕后的近一周时间里策划多场次专场会、交流会、项目路演、学术沙龙,延续全球能源转型大会高热度。为了更好地展示先进能源领域技术成果,在展览展示上设置室内和室外两个展区,室内展区突出国际国内相结合,按行业细分赛道布展;室外展区通过场景设计打造“海陆空”新能源技术沉浸式体验区域,并首次设置了媒体直播间、路演区、留言区、零碳示范园样板间等,让参会企业、专家、资本更好的交流互动。

大会期间,还将发布重磅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将发布《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能源体制革命》和年度研究课题,昌平区将发布《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将发布《综合智慧能源优秀项目案例集()》,北京未来科学城、中国(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中国(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等5个园区将共同发布标准创新低碳园区可持续发展倡议,北京新型储能示范区和北京未来科学城数字电力科创中心也将在大会期间揭牌,大会创新能级持续提升。

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也能被捕捉利用

大会的举办地能源谷,担负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领域技术创新高地、打造北京先进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使命。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是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个,设有院士工作站7个,“三桶油”“两张网”“五大发电集团”全部设立了分支机构或研发总部,三一重能、明阳智慧能源等大批优质民营高科技企业落户,入驻了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等一流能源高校,汇聚了2万余名科研人才,形成了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新能源院千吨级碳捕集中试平台。人民网记者 董兆瑞摄

日前,记者走访了能源谷部分参展企业。成立于年的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主要开展新能源、综合能源、智慧能源、储能、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灵活发电六大领域科技研发,并开展电力设计优化和技术监督工作。

二氧化碳看不到也摸不着,要想把它从工业废气中提取出来,并非容易事。走进新能源院CCUS实验室,这里有着全国首套具备“检测—评估—验证—认证”功能于一体的千吨级化学吸收法碳捕集中试装置,同时也是国内最大、功能最全、理念最新的验证装置。

“所谓碳捕集,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者能源生产相关源中分离并捕集,再加以利用或封存,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工作人员介绍,该套装置可用于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及验证,还可以支撑大规模碳捕集工艺包开发,对外提供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检测服务等。

如今,这项新能源院创新研发技术已得到落地应用。工作人员介绍,去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CCUS项目正式投产,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万吨,是目前亚洲在运捕集规模最大的煤电CCUS项目。

储能电站也能分散控制 实现全球最高效率

多余的电力如何实现高效储存?在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能院)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里,展示了该院最新的自主研发成果。年月日,华能清能院自主研发的MW/MWh独立储能电站在华能黄台电厂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全球首座百兆瓦级分散控制储能电站建成。

华能清能院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人民网记者 董兆瑞摄

工作人员介绍,储能电站就如同一个巨型的“充电宝”。华能清能院研发的V级分散控制电池储能技术,通过模块化的储能变流器,可对每个电池簇进行独立的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簇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的并联失配、环流内耗等痛点问题,实现精准控制,可大幅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实际可用率。

电池簇是整个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分散控制储能电站可以把每一个电池簇都单独控制起来,不让它们相互影响,特别是能防范性能不好的电池拉低整体功率。“整站电池充放电效率可达.8%左右,属当时最高效率,高于当时业内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在分散式控制技术基础上,叠加高压级联技术,系统效率最高达.%,属于全球最高效率。”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清能院成立于年4月,以建设具有低碳清洁能源特色的国际一流研究机构为目标,致力于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清能院重点构建了“生态型、体系型、平台型、颠覆型”科研,以前沿技术研发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能源科研“三叉戟”,即“着眼应用建平台、着眼攻关建体系、着眼未来育种子”。

(责编:董兆瑞、高星)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推荐: 上饶 |德州 |滁州 |延安 |阜新 |柳州 |周口 |广安 |泉州 |邵阳 |安康 |海北 |



点击联系我们 : 400-772-0059

北京深圳 广州 成都 重庆 武汉 苏州 天津南京 长沙 郑州东莞 济南青岛 沈阳 呼和浩特 合肥佛山 无锡宁波 昆明 大连福州 厦门 哈尔滨温州 南宁 长春泉州 石家庄 贵阳南昌 上海 常州南通 嘉兴 太原徐州 惠州 珠海中山 台州 烟台兰州 绍兴 海口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