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杭州市钱塘区首届围垦文化节隆重开幕
杭州市钱塘区首届围垦文化节隆重开幕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从上个世纪年代开始
杭州最东边钱塘江两岸的激荡之声从未停歇
新时代的“围垦人们”
以卓越的才智奏响了奋进的最强音
月日,钱塘区首届围垦文化节拉开帷幕,本次文化节以“垦荒创业见初心 潮涌钱塘启星城”为主题,大力弘扬围垦精神,激发钱塘人民牢记传统、拼搏奋斗,创新创业、勇立潮头的精神品质,坚定建设“智涌钱塘·现代星城”的信心决心,在推动共同富裕新的征程上实现更大梦想。
副市长、区委书记柯吉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应雪林,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余梅芳,省纪委省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张友宝,省纪委省监委第九纪检监察室主任张刚,区领导周志辉、沈燕俊、李鹏、施科琦、陈金泉、卢小强,部分专家学者以及围垦时期的省、市、区相关老领导代表等相关人员出席启动仪式。
伴随着《围垦战歌》铿锵有力的节奏,首届围垦文化节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共分为《创·垦荒》《心·传承》《启·潮涌》三个篇章,通过歌舞剧、诗朗诵、舞台剧等形式带领现场观众再次走进围垦年代,感知先辈们围垦拓荒的艰苦环境和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胡彩娥:虽然视美文化传媒现在退休了,不过当年征战围垦的艰苦经历还是忘不了!也希望跟更多的年轻人讲当年的故事!
启动仪式上,胡彩娥、唐金法等位“钱塘筑梦人”受到表彰。作为当年围垦“铁姑娘”生产队的队长,虽然青丝已成白发,岁的胡彩娥依旧精神矍铄,讲起围垦故事来滔滔不绝。
活动现场为钱塘围垦纪录片打板,启动了纪录片首映仪式,在光影中回顾钱塘区围垦创业历史,领略在围垦精神滋养下钱塘区的发展变迁和建设成果。同时,现场还为钱塘区围垦历史研究会进行授牌。
钱塘区围垦历史研究会相关负责人
“研究会依托钱塘区社会有关学者专家和辖区高校的研究资源成立,将致力于围垦历史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坚持常态化、系统化研究围垦历史和相关遗存保护建设等方案,力争形成学术性成果,为钱塘区围垦历史研究和文化交融、文化繁荣、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献计献策,当好钱塘历史文化研究的‘智囊团’。”
在随后举办的“忆围垦·见未来”论坛上,原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坚和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城乡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卞显红分别就《钱塘江文化传承与发扬》《百折不挠的围垦精神》作主题演讲。
现场召开圆桌论坛,共话围垦。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联副主席黄亚洲表示:“我对围垦文化一直充满向往,在主持省作家协会工作的时候,也专门将与围垦文化有关的小说《沙地》作为重点项目扶持。视美文化传媒的围垦文化,是进取的比赛,是协作的胜利,是实践的科学,是精神的传承。今年是建党百年,我觉得围垦精神就是‘红船精神’的‘钱塘江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文化节形成了“七个一”的成果,以一部“围垦纪录片”——《时代记忆》、一台“围垦歌舞剧”——《围垦战歌》、一期主题论坛——“钱塘论‘见’”、一批先进人物——“钱塘筑梦人”、一套钱塘围垦历史文化读本——《围垦钱塘江 奋进新时代》、一个围垦文化组织——钱塘区围垦文化研究会、一套“垦荒画册”——《潮·征程》,记录并歌唱这股子“战天斗地”的围垦精神,也给当代钱塘建设者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接下来,钱塘区将进一步充分挖掘围垦历史,传承围垦文化,凝炼钱塘精神,把围垦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智慧、经验、精神和力量转化为“智涌钱塘·现代星城”建设的新动力,在推动共同富裕新的征程上实现更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