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毕业典礼“花式整活”,何以引发共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毕业典礼上,粉嘟嘟的“派大星”博士参与拨穗仪式,让网友打趣“这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大连理工大学一位张同学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掏出酒杯和香槟,与为其拨穗的校长干杯,校长虽然很惊讶,但还是笑着一起干了这杯酒。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毛文婷在毕业典礼上为女校长簪花戴云肩,让网友直呼“独属于中国毕业生的浪漫”……近段时间,毕业季的一个个“名场面”密集刷屏,各种“花式整活”让这个毕业季显得格外热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提起毕业季,毕业典礼当然是少不了的内容,对苦读多年学成一身本领的学子而言,毕业典礼既是他们“二次成人”、走向社会的神圣仪式,也是一场承载着无数复杂情绪的郑重告别。相比于标准传统的毕业典礼流程、庄重严肃的典礼氛围,这些学生的做法显然个性十足、打破常规,有的看起来还有些离经叛道。不过,这些做法非但没有遭到校方和老师的拒绝,反而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和配合,而经由网络传播和解读,更是得到了网友一致点赞:“这个灵魂太有趣了”。
这样的“有趣”,让人们从中读出了新一代年轻人的个性和活力。毕业典礼一定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吗?在他们眼里,恐怕并不是。今天的青年人,既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思维开阔,也因物质生活的富足而更加自立、自信。作为新时代的“多面体”,他们愿意享受毕业典礼上严肃的仪式感,也愿意借此“神圣时间”,以更具个性的方式留下属于自己的“独有记忆”。应该说,这是当代毕业生个性的极致表现,也是离校之际的真实情感的肆意流露。这样的热烈而坦诚,何尝不值得肯定和支持。
从另一个侧面看,校方和老师的欣然接受和积极配合,也让人欣慰之余又倍觉温情。今天的师生关系,更加“亦师亦友”,学生尊重老师的经验和知识,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新时代的师生情谊不再害羞内敛,而是敢于表达。今天的大学文化,更加包容、开放。就像人们常说的,大学之所以令人向往,不仅在于宜人的风景,还在于精神感召。应该说,当前越来越多高校在学生不违背校规校纪与公序良俗的情况下,支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个难忘的毕业季。这样的方式,使毕业典礼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成为一场多元文化与个人风采展示的舞台。
告别是伤感的,也是温暖的;毕业典礼是郑重的,更是动人的。对于知识、学问、学术的追求,对老师和母校的感恩和怀念,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多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都凝聚在最后一场仪式中。有网友说,真羡慕如今的毕业典礼,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青春盛典,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其实,我们钦羡的,何尝不是满屏扑面而来的青春感、弥足珍贵的自信感。毕业季,注定成为人生的经典时刻。愿毕业生们带着毕业典礼上这些滚烫的印记,无畏风浪,激情奔涌,勇做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