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春风起,到音乐里汲取盎然力量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
年3月6-9日 :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指挥家张洁敏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王宏伟、马小明、徐晶晶、金郑建、陈大帅、梁羽丰、马腾、吴梦雪、陈滢竹、刘珊、关致京等一众优秀艺术家领衔主演,特邀宁夏花儿演员撒丽娜联袂出演。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倾情投入。原班人马,实力阵容,深情讲述脱贫攻坚史上最温暖的中国故事,娓娓唱响贺兰山下的山海情深。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国际妇女节”特别策划
“花样年华”中国电影乐团交响音乐会
年3月6日 :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拥有七十余年辉煌历史的中国电影乐团将为观众呈现“花样年华”主题交响音乐会。苏佩的《黑桃皇后序曲》、约翰·施特劳斯的《南国玫瑰圆舞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爵士组曲》,奏响轻歌曼舞的欢快旋律;下半场上演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经典探戈舞曲《一步之遥》唤醒久违的银幕记忆,《爱的致意》《波莱罗舞曲》《金银圆舞曲》……让我们随音乐入梦花样年华。
“国际妇女节”特别策划
“红妆国乐”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
年3月7日 :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国际妇女节”特别策划
“缤纷玫瑰”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
年3月8日 :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作为“国际妇女节”的特别策划,每年的3月8日晚,北京交响乐团都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一场名为“缤纷玫瑰”的精彩演出。今年,音乐会由指挥家范妮领衔,以柴科夫斯基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开场,青年钢琴家孙佳依倾情加盟,将与乐团共同带来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下半场将上演作曲家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组曲选段及中国当代佳作《红色娘子军》组曲选段,以优美的音乐与观众共庆这美好的夜晚。
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剧种展演苏州市评弹团
“忆江南”——苏州弹词流派专场
年3月9日 :
“忆江南”——苏州评弹折子专场
年3月日 :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吴侬软语,弦索叮咚。初春时节,评弹名家盛小云领衔,苏州市评弹团将再度亮相国家大剧院。3月9日“忆江南·苏州弹词流派专场”,十余个各具特色的流派声腔,唱响《新木兰辞》《三笑·梅亭相会》《潇湘夜雨》《莺莺操琴》《白蛇传·赏中秋》等脍炙人口的弹词开篇与选曲。3月日,“忆江南·苏州评弹折子专场”将全面展现苏州弹词与苏州评话的魅力。“说噱弹唱演”间,《白蛇·断桥》《玉蜻蜓·庵堂风波》《三笑·点秋香》《十五贯·访鼠测字》等发生在江南的故事一一呈现,而讲述孔子弟子故事的短篇评话《澹台灭明》也十分引人入胜。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
江西省赣剧院 青春版·赣剧《红楼梦》
年3月6-7日 :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本剧以《红楼梦》海棠诗社为线索和叙述载体,以贾宝玉及金陵十二钗为主要摹写对象,通过《结社》《兴社》《衰社》《散社》四场主戏,对应大观园中青年儿女们从聚众结社到离散分别之流变。剧情中,有机嵌入原著最脍炙人口的情节,如:木石前盟、金玉良缘、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玉挨打、刘姥姥游大观园等。行经四季、历经盛衰,这里汇聚了年轻生命最美丽的芳华时刻,也展开了大观园中人最寥落的终局篇章,丝丝光艳、层层暗淡,人世沉浮,仿佛大梦一场,飘散在书稿焚尽的烟灰之中……
当经典浪漫的《红楼梦》遇上“美秀娇甜”的赣剧,恰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必将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释放出夺目的光彩。
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
云南省滇剧院滇剧《忠诚》
年3月9-日 :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本剧取材于全国“公安楷模”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先进事迹……英雄之诗,心有大爱,身有大义。忠烈父子,舍身忘死,魂撒边陲,守国疆稳固、社稷安宁,甘洒热血,铸警察之忠。义无反顾,志存高远,国家脊梁。
烈士遗孀,承夫之志,传承家风,携子扶翼。前赴后继,五口之家,四人从警,忠勇乾坤。平凡伟大,感动天地。
忠诚担当,家人之力,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看英雄如山,感警察家属,情绵千山,诚昭万水,大爱无疆,颂咏绝音。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中国国家话剧院《刘真来啦》
年3月7-9日 : 3月日 :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原创话剧《刘真来啦》即将亮相国家大剧院小剧场。该剧讲述了退休独居在家的杜老太太,因性格孤僻保姆换得如走马灯,让女儿杜文静和社区主任已近崩溃边缘。新保姆刘真的到来让老太太第一次束手无策。生活讲究的知识分子杜老太太和活泼热情的东北大姐刘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融合、爆发冲突又融合,刘真用她热情质朴的真心感动了老太太。在不同频的碰撞中,最终驱散了彼此孤独的阴霾,两人渐渐产生出一种犹如母女般的亲情。
《刘真来啦》戳中目前中国式养老之痛,剧集引导社会重视老龄化问题,探讨如何破解“空巢老人”情感慰藉的课题,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准展现了两代人在情感上的困境与突围,传递出温暖的正能量,并以台词诙谐幽默,情感真实细腻等特点打动观众,深受好评。
编辑 | 陆晓